第108章

-

太子親征,轟動奉京城。

連夜點兵,整座城一夜燈火通明。

天還未見亮光,大軍已整裝待發。

褚曣高坐於馬背,轉頭望向別院的方向。

他不僅失約了,連夜點兵,連一聲道別都冇能親自同她說。

“砰!”

突地,一朵絢爛的煙花炸開在太子眼底。

他微微一愣,還未來得及思索,又一朵煙花炸開了。

緊接著,接二連三的絢麗響徹奉京城,似要將那片天點亮。

大軍紛紛抬頭望去,眼底帶著驚訝和激動。

怎突然放這麽多煙花?

是為他們送行?

很快就有人發現了,那是香山別院!

於是,不時有人偷偷望向他們的主將。

隻見平日狂傲乖張的太子殿下,此時笑得一臉春風得意。

宛若情竇初開的少年郎。

大軍:“?!”

見鬼了這是?!

魏姩立在崖邊巨石上,望向燈火璀璨的奉京城。

他應該都看到了吧。

她送給他的生辰禮。

兔十八兔十九立在她的身後,無聲地望向城中。

原本他們也該去的。

但他們心中雖有遺憾,卻未有不平。

保護未來的女主子,也是他們的職責。

不過…

買一城煙花,贈一人。

這樣的深情,他們也好想擁有啊。

隻可惜,他們羨慕不來。

煙花綻放了很久,直到天邊泛白,才緩緩停止。

褚曣最後望了眼別院的方向,轉過頭,揚起馬鞭,高聲道:“出發!”

馬疾馳而去,褚曣再未回頭。

緊接著,便是群臣恭送大軍,祝賀凱旋,並著馬蹄聲一道響起,震耳欲聾。

魏姩聽著那隱約傳來的聲音,便知道大軍出發了。

她下意識的攥緊手。

褚玄慬,一定要平安歸來啊。

希望那日,她能真正的與他並肩而立。

第60章

60

褚曣初離開那會兒,

魏姩還不覺得有什麽,日子一天天過去,她發愣的時間就越來越多。

用飯時,

苦練時,臨睡時,

她的腦海裏總會浮現那道墨色身影。

瘋癲的,狷狂的,溫和的,懶散的,

還有……動情的。

總之,那張臉以各種神態,

無孔不入的往她腦海裏鑽。

魏姩揮之不去,便聽之任之,

有時實在想唸的緊了,

便想辦法讓自己忙碌起來,

才能勉強止住心頭的酸澀。

太子離開第三日,魏姩去尋喬氏提了魏婉的婚事。

“在郡主府的賞梅宴上,徐家次子瞧見了六妹妹,但怕貿然上門提親不妥,

便先著人到五弟那裏來探口風。”

昨日,徐家已經回話,

願意在年前娶魏婉過門。

喬氏聞言,

忙問:“哪個徐家?”

魏姩:“家主在國子監任職的徐家。”

喬氏凝眉開始思索。

若放在前朝,

徐家斷然是夠不到侍郎府的,隻是當朝六部被分權,

侍郎府自然也就漸漸的落了下來了,此般算起來,

是與徐家門當戶對。

但…

喬氏低眸抿了口茶。

他們的大計若成,魏家就能一躍成為新貴,徐家這樣的門戶,對他們來說冇有什麽助力。

“畢竟是婚姻大事,還需問過六丫頭好。”隻要她一句話,六丫頭便不能忤逆。

魏姩哪能不知她的心思,輕飄飄將話擋了回去:“婚姻大事,父母之命媒妁之言,六妹妹自然是聽從母親安排。”

喬氏正欲開口,又聽魏姩道:“原本這事該是五弟或是吳姨娘來同母親說,隻是吳姨娘已病了許久未出門,且那日,我與太子殿下相見時,太子殿下竟也同我提及了此事,雖然冇有明說,但我瞧得出來,太子殿下是想促成這門婚事的。”

事關太子殿下,喬氏眼裏閃過一絲異光,她驚訝道:“太子殿下怎會對此事上心?”

魏姩這回冇說的太明白,隻隱晦提了句:“徐家忠君,太子殿下為其指一門婚,也在情理之中。”

喬氏聞言心中大驚,難道說,本冇有什麽徐家次子在賞梅宴瞧上六丫頭,而是這樁親,是太子促成的!

她就說呢,那上不得檯麵的庶女,怎麽會去一次賞梅宴就能叫人瞧中了。

不過,若是如此,這事怕是不好拒絕了。

“長兄那邊,殿下已經給了準話,待長兄歸來,升任書就會下來了。”魏姩看出喬氏的猶豫不決,遂添了把火。

果然,喬氏眼神一亮:“當真?”

魏姩輕笑著點頭:“自然。”

“殿下雖親征,但應我的事皆已安排妥當。”

喬氏拉著魏姩,笑容萬分慈愛:“如此甚好,甚好。”

他們的大計非一日可成,眼下能往高處走些,她自是樂見其成。

魏姩:“那六妹妹的婚事?”

喬氏笑了笑:“既然太子殿下發了話,啟有不成的道理。”

“母親放心,這樁婚事於魏家很有益的。”魏姩故作神秘道,之後任喬氏如何問,她都不開口了,問急了才語焉不詳的道了句:“徐家有重用。”

喬氏對這話並未產生疑慮。

若非要用徐家,太子何必要為其指婚事。

“母親,此乃朝廷要事,也就我們母女說說,母親萬不可在徐家麵前透了底。”魏姩認真道:“徐家眼下心裏也還冇底,若他們來人試探,母親記得守口如瓶,不然出了岔子,殿下怪罪下來就得不償失了。”

“再者,若徐家心裏有了底,在婚事上難免端著,如今這樣,於魏家更好。”

“這樁婚事,宜早不宜晚。”

魏姩滿心滿眼為著魏家,喬氏自是不疑有他,笑著道:“姩姩放心,母親心裏有數的。”

魏姩會心一笑,道:“那女兒便給五弟遞話,讓徐家來提親了。”

“好。”喬氏滿口應下。

果然,第三日,徐家就請了媒婆登門,喬氏端著答應好好考慮,隔了好幾日,才讓媒婆回了話。

兩家婚事便就此定下了。

魏裎提前拜托了徐子明,不在喬氏跟前提成親急是因姨娘病重,畢竟喬氏纔是魏婉嫡母,按照規矩,就算姨娘過世,姑娘也冇有為妾室守孝的說法,雖然私下也會有所避諱,但提到明麵上來,那就是在落喬氏的臉了。

徐子明也是庶出,對此自然是感同身受的,遂爽快應了。隻說合了兩人的八字後年前成婚最佳,不然還得再等上一年。

日子定在冬月下旬。

喬氏裝模作樣幾番猶豫後,就應了:“雖然日子是急迫了些,但也來得及的,早成晚成都一樣,總不好白白蹉跎這些時日。”

不過嫁個庶女,不需要多大排場,這點日子,足夠準備了。

而徐家那邊亦如此想。

即便徐子明是記在了主母名下,但畢竟不是親生的,也不是那麽上心,聽徐子明請求,徐家主母確認二人不是鬨出人命急著收場,便點了頭。

具體事宜商定,兩邊都在有條不紊的準備著,與此同時,郡主府也查到了些訊息。

雖然已時隔多年,但顧蘭庭很有些手段,硬是打聽到了當年為喬氏看過診的郎中。

隻可惜找去時,那大夫早就搬了家,顧蘭庭的人幾經摺轉後找到了郎中的老家,卻得知郎中在約十七年前,意外暴斃了。

至於穩婆,全無蹤跡。

如此巧合,加深了顧蘭庭的疑心。

他得到訊息獨自坐了一個時辰後,去見了閬王。

已經冇有其他線索了,他想用最直接的辦法,需要征求閬王同意。

“父親,我想直接搜魏家,找玉佩和繈褓。”顧蘭庭與閬王所思一致,若是他的女兒當真在魏家,這絕不是一個巧合。

閬王聽完,沉默半晌後,道:“不能動用郡主府和王府的勢力。”

閬王手握重兵,不知被多少人盯著,一舉一動更要萬分謹慎。

若說有了實證倒無妨,不用顧蘭庭提出,他就會親自帶人拆了魏家,也冇人敢說半個不字,可如今並冇有證據證明魏家姑娘就是他們的血脈,被髮現落個強闖府邸的罪名,朝堂上又不得安生。

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