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六卷 第七章 暮雲門夜話

-

方陵一走,兩把法劍竟然尾隨而來,眾人這纔想起這兩劍都是通靈之物,早已有追隨方陵的意思,他們連忙分開道路,哪敢撩其鋒芒。

方陵停下步子,遙遙看著二劍,輕輕一拂袖道:“去吧,自有有緣人會讓你們大放光彩。”

一句話落下,兩件絕世之器竟似聽懂了似的,劍尖微動,彷彿點頭又好似拜退似的,竟反朝著兩大門派飛去,待落到近處,便停下來掉落在地,劍上光澤漸漸淡去,安靜了下來。

眾人不由直呼玄妙,這兩把法劍竟能通靈到如此程度,剛纔那麽野性難馴,隻因為方陵一句話竟安靜下來。

目送方陵遠去,眾人便就此事討論起來,關於這二分城所發生的事情也迅速的傳播開去。

待方陵一行來到暮雲門山下的時候,暮雲門上上下下早在門主裘千寶的帶領下列了個整整齊齊。

本來,顧若堂此次去二分城不過是奉門主之命去湊湊熱鬨,看看這萬年天運之器究竟是何模樣,或者說看看今次的交鋒如何落下帷幕。但當顧若堂派門人傳回訊息的時候,著實把裘千寶給嚇了一跳。

人還未到,裘千寶便召集了門人在山門前等待著,翹首以待。

待到方陵一行人出現,裘千寶立刻領人趕了過來,熱絡的招呼著,當晚便在門中設下大宴款待方陵。

酒過三巡,大家便都熟了起來,眾人見方陵平和之極,也都是大增好感,而方陵也隨口談起一些煉器精妙之論,眾人豎耳傾聽,細細咀嚼,短短時間內便大有所悟。

當然,誰也冇有把方陵和日前因劍殿一事大出風頭的半仙方陵身上,一則當初方陵四人是悄悄離開劍殿,並且叮囑華國雍等人保密,因而世人皆以為如今他們尚在劍殿,二則位於神臨域的劍殿距離定風域極遠,要趕過來需要很長的時間,隻是方陵有迷惘天通道跳躍,因而可以將時間縮短。

放下酒杯,方陵朝著裘千寶說道:“明日兩派門主便會過來,不知道裘門主可有何建議?”

裘千寶也是個爽快人,坦然說道:“說實在話,兩個門派其實實力都是在伯仲之間,都是本星的中流砥柱,前輩你親睞哪一個都不為過。但問題是,前輩你如今已經成為左右本星正道局勢的關鍵,你親睞任何一個都可能讓其成為正道共主。雖然兩大門派水火不容,但都承襲著六朝皇城的一些作風,隻怕任何一門上位,必定對另一個門派極力打壓。”

“是啊,前輩超凡脫俗,被捲入兩派之爭隻怕反倒有損名聲。但若是對兩邊都不賣帳,隻怕又惹對方不滿。”顧若堂說道。

方陵沉吟道:“若這兩派能夠站在一線,這事情就好解決多了。”

裘千寶卻是搖搖頭道:“六朝皇城覆滅,分為十三支脈。雖然這大元門和洞仙宗兩派不過是支脈下的支脈,但因為理念不同,誰都容不下誰,爭鬥了這麽多年,矛盾早已難以調和。”

方陵說道:“所謂理念,和法門息息相關,而法門本身就是對世界萬物及天地至理的領會,象六朝皇城這樣的超級門派,自然有著各種法門,也可謂海納百川,不過門派一覆滅,這理念之間的矛盾就突顯就出來了。”說到這裏,他似突想起似的,說道,“當年六朝皇城覆滅,各個說法不一,不知道裘門主可否知道些確切的真相?”

裘千寶便笑起來道:“六朝皇城之事本就是眾說紛雲,說法千萬,不過當年真相本門主倒真是瞭解一些不為人知的內情,其實說起來呀,本門和六朝皇城還有幾分淵源。”

“哦,貴門竟和六朝皇城有關聯?”方陵倒有些好奇。

裘千寶搖搖頭道:“談不上關聯,隻是本門的一位前代門主曾偶然發現了一位得道高人的坐化之所,在那洞窟中得了法門法術,爾後從其所留書冊才知道此人乃是當年六朝皇城的一位官員,雖然地位不高,但頗有幾分權力,因而當年關於六朝皇城覆滅之事他幾乎都親自經曆過,並且留有手書,記載著當年發生之事。先門主並未修煉那位高人所留下的法門,但卻是從中摘取了精妙的部分,才使得本門法門更加高深,這一點乃是本門機密,隻怕在座的諸位也是第一次聽到吧。”

眾長老和顧若堂等人都是點點頭,紛紛有驚訝之色,這才知道原來還有這段往事。

裘千寶歎道:“六朝皇城能夠成為我正道之領袖,確非偶然呐,那第一代皇城主君所創的‘九字帝皇訣’擁有萬般妙測之能,能夠和任何法門相融,從而產生出更強的法門。所以雖然六朝皇城的崛起是通過各種手段,以近乎霸道的方式將各個門派強行納入麾下,但因為皇城勢力龐大,加之確實加入皇城有著莫大的好處,因而各個門派都未明顯表露出不滿之意。”

“那當年究竟發生了什麽事情?”方陵慢悠悠問著,看似閒談,其實心裏大起了興趣。

裘千寶便道:“當年三界大戰結束之後,六朝皇城的主君即退位,由新主君繼位。在三界大戰中,六朝皇城雖然屢次打出大勝仗,但大多都是建立在犧牲麾下中小門派的利益之上,很多時候甚至是故意將其派去當炮灰,漸漸引來不滿,亦有正直之士諫言。但主君根本不管這些,他是把凡間爭霸天下那一將功成萬骨枯的方法拿到了這上界來,隻為成就一世霸名。大戰之後,六朝皇城名聲雖壯大,但實際勢力卻衰弱極多,各門派因傷亡慘重,不滿的言論也越來越多,而新主君上台之後,采取了鎮壓的方式,試圖消滅這種言論,結果最終引來了一場叛亂。”

方陵說道:“聽說那場叛亂是由兩位大長老領頭,最終將整個六朝皇城主城毀於一旦。”

裘千寶回道:“正是,那位大長老都是正直之士,他們本是想著以私下覲見的方式,先行擒下新主君,爾後再自上而下的進行改革,以撥亂反正,讓六朝皇城重歸正統。隻不過,二位大長老的意圖卻被那新主君給看穿,當場將二人給斬殺,並且試圖派遣兵力將意圖謀反的參與者一並拿下。隻是這新主君卻也小瞧了反叛的勢力,最終壓製不成,使得主城淪落為了雙方的戰場。而反對勢力的龐大乃是六朝皇城自建立起來便一直積累的怨恨,如今一下子爆發出來,威力可想而知,最終這場爭鬥意外引發了皇城地下靈脈的噴湧,導致皇城終極法陣的崩潰,使得皇城毀於一旦。”

“這麽說,六朝皇城的主城當真已不存於世?”方陵問道。

這自然纔是整個談話的重心,早在這一路上,幾人並未直接去打聽龍骨天書資料的下落,而是針對主城入手,然而所得的情報皆是眾說紛雲,有人說主城尚在,隻是被封禁了起來,無人再能涉足,有人說主城已毀,寶物皆毀於一旦,有人則說那些寶物在毀滅前被人移走,直是讓人難解當年謎題,如今得到主城確實被毀的訊息,幾人便都隱隱有些擔憂。

主城被毀,必定諸多寶物蒙難,若是龍骨天書資料在這場災難被損毀,那就算方陵集齊了三方龍骨天書資料也與事無補,劍殿的龍骨天書資料必須要以六朝皇城的資料才能互補。

裘千寶點點頭道:“主城被毀乃是千真萬確之事。”

“那真是可惜了,那主城內藏如此多的寶物,就這樣子被摧毀掉了,隻怕六朝皇城的前輩們也都痛心不已啊。”方陵故意拖長著聲音。

裘千寶卻又道:“若說寶物全都毀了,我看倒也不儘然。”

“莫非還有其他內情?”方陵聽得眼一亮。

裘千寶說道:“六朝皇城曆代主君都十分重視對下任繼承人的培養,雖然因為凡心俗念太重,未有成仙者,但曆代主君都擅長權謀之術,這新主君雖尚年輕,但一手權謀並不下於其父親,隻是因為六朝皇城多年來積累的怨氣太重,否則他必可渡此難關。在大戰最後,局勢已不可逆轉的時候,新主君隻怕留有後手,否則才能全身而退。”

“裘門主的意思是,他退離主城之前,便已經將一些重要的靈寶都先帶走了。”方陵說道。

裘千寶點頭道:“正是,不過因為當時情形匆忙,隻怕帶走的東西並不算多。否則,後來龍門建立之後,經過了很長一段時間的低靡期。而且,當初雖然主城被毀,但據說尚有諸多靈物尚存,因為靈物所存的庫房皆有法陣防禦,縱然是終極法陣引爆主城,有倖存之物也不難想象。當初本來最先領頭的兩位長老都是德高望重之輩,可以說是足以信服眾人,然而二人被殺,於是眾人便又分成各個小團體了,對於六朝皇城的未來發展亦是意見迥異,如此難以調和,分裂也就理所當然了。當時時局混亂,據說主城中人幾乎是以搶奪的方式分割了倖存的靈物,究竟誰得了什麽,也就不得而知了。”

-